首页 微博热评号购买文章正文

格物致知通俗解释(格物致知内容)

微博热评号购买 2022年08月20日 19:42 162 admin

“格物致知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

这成了儒学思想的千古难解之谜。古往今来,对它最流行的解读是“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、道理”,然而这实际上是以后人的观念来曲解古人,违背了经典的原意。

格物致知通俗解释(格物致知内容)

“格”在古时是作“制”、“限止”、“法则”讲,“格物”指的是一种道德修养,强调人不能在物事上丧失自己,唯如此方能静心、有所思,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。这一崭新解读对于今日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“格物致知”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,宋代以来把它上升为人生价值的核心中的核心,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,许许多多的大中小学都以它作为校训。

上述思想出自汉代成书的《礼记》的“大学”一节,有关的原文如下: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,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——《礼记•大学》

可是,在汉代以前的所有其他文献中都没有“格物”和“致知”的语言表达,因为缺乏旁证,后世的学者对它的含义陷入了臆测中,莫衷一是。

二、历代大学者的解读

现在关于“格物致知”的最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的观点,认为“格物致知”就是“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、道理”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将它解释为:“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。”下面是历朝历代的大学者的有关解释。

【东汉郑玄】:事物之来发生,随人所知习性喜好。“格,来也。物、犹事也。其知于善深,则来善物。”

【唐朝孔颖达】:事物之来发生,随人所知习性喜好。“致知在格物者,言若能学习,招致所知。格,来也。

【南宋程颢】:穷究事物道理,知性不受外物牵役。“格、至也。穷理而至于物,则物理尽。”“

【南宋朱熹】:穷究事物道理,致使知性通达至极。“格,至也。物,犹事也。穷推至事物之理,欲其极处无不到也。”所谓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。

【明朝王阳明】:端正事业物境,达致自心良知本体。“‘致知’云者,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,致吾心之良知焉耳。”“物者,事也,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,意所在之事谓之物。格者,正也,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。正其不正者,去恶之谓也。归于正者,为善之谓也。夫是之谓格。”

除了王阳明把“格”理解成“正”以外,其他几位大学者都把它解释成“来”或“至”。这些解释都是缺乏证据的随文释义,因为“格”在汉代并没有这种意义。虽然在《诗经》上“格”有类似“来”的用法,如《诗经•小雅•楚茨》:“神保是格,报以介福”,然而秦汉已经废弃不用了。

三、从古代语言看“格物”的真正意义

要理解古文的确切意思,必须尊重当时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。“格”在汉代及其之前的文献中,常做“阻止、限止、阻碍”等意思讲,如《荀子•议兵》:服者不禽,格者不舍。《史记•孙子吴起列传》: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。成语“格格不入”中的“格”就是这个意思。它后又引申出“抵挡、抵御”,如晁错《言兵事疏》:劲弩长戈,射疏及远,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。

“格”从上述意义又自然引申出“法则、标准”的用法,如《礼记•缁衣》:言有物而行有格也。《后汉书•传燮传》:由是朝廷重其方格。“法则”就是“限止人们的一些不合标准的言行”。后来“格”甚至可以直接指法律条文,如《旧唐书•刑法志》:武德二年,颁新格五十三条。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“格”在《礼记》中做“法则、标准”讲的这一现象,因为“格物致知”就是首见于这部儒家经典。同一部典籍之间的词语互证最有说服力。

按照上述汉代以前“格”的最通行用法,“格物”就是“遵照法则限止物事”,是讲人对待物事的态度。《礼记》中还有同类的用法,如子曰:“夫民教之以德,齐之以礼,则民有格心。”(《礼记•缁衣》)“格心”就是心里有做事的道德和礼仪上的标准。

《礼记》还有与“格物”相近的表达,例如:公曰:

“敢问何谓成身?”孔子对曰:“不过乎物。”——《礼记•哀公问》

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:“仁人不过乎物,孝子不过乎物。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,事天如事亲。是故孝子成身。”——《礼记•哀公问》

上述例子中的“过”做“失”讲,就是说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“物事”之中。为什么?《礼记•大学》说得很明白,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,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!”就是说物事有本末之分,本末颠倒则一事无成,所以要“格除”那些“末”的物事。

四、从儒家思想体系来看“格物致知”的含义

上面的分析指出,“格物”就是“根据法则取舍物事”,即“限止‘末’的而获取‘本’的物事”。在《礼记》的思想体系中,“格物”为立身之本,是那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“核心”:

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——《礼记•大学》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“致知在格物”和“物格而后知至”这种说法,讲的是“格物”是“致知”的先决条件。其中的道理,《礼记》也说得很明白:
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——《礼记•大学》

“知止”的“止”就是“格物”的意思,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,懂得何时“停止”追求物事,才能有定力,内心才能获得安静,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,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。这是儒家关于人类知识获得的真知灼见,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,可惜后人误解了原意。

在我们看来,“格物”是道德范畴,而不是“探究物理”的科学观察分析。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,道德是第一重要的,它优先于知识和智慧。对此《礼记•大学》讲得十分明白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博大的学习首先在于“明明德”。

《礼记》的体系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,孔子谈“好学”也是把对待“物事”的态度放在第一位。最典型的是下面一段论述:

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——《论语•学而》

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,“食无求饱”是吃饭问题,“居无求安”是居住条件,怎么能与“好学”挂起钩来了?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中,一个人只有限制对物质的欲望,内心世界才能获得安宁,也才能动脑筋学习思考,从而获得进步。这一点很有现实意义,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各种物质诱惑,心情始终处于极度烦躁不安的状态,如此就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,也就无法获得知识和智慧。

孔子一生就树立了一个学习标兵,他就是颜回,孔子经常把“贤哉回也”挂在嘴边。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好学,孔子说只有一个颜回好学,可惜不幸早死,尔后再没有听说谁还好学。你看,孔子如此博闻,连听都没有听说有谁比颜回更好学的。然而颜回的“好学”首先表现在他对待食物、住房这些物事的态度上:

格物致知通俗解释(格物致知内容)

子曰:“贤哉!回也。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!回也。”——《论语•公冶长》

其实,颜回的“好学”主要不是表现在他的读书学习上,而首先表现在他对待物事的态度上。这是儒家的传统价值观,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弄懂儒家思想。

儒家谈教育总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。孔子创办的学校有四科,依次顺序是“德行、子曰:“从我于陈、蔡者,皆不及门也。德行: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;言语:宰我、子贡;政事:冉有、季路;文学:子游、子夏。”——《论语•先进》

从儒家的价值体系就可以判断“格物”是属于道德范畴。在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中,“格物”是放在第一位。没有例外,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一定是道德问题。而且这里所提及的所有方面都是属于道德伦理范畴的,并不是谈如何获取知识或者智慧。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是没有关于客观世界的物理探究的论述,否则后世儒学就可能发展出物理、化学、地理等这些现代科学。

宋朱理学提倡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。司马光把“格物致知”解释成“抵御外物诱惑,而后知晓德行至道”,并指出“格,犹扞也、御也。能扞御外物,然后能知至道矣。”这与我们以上分析接近,但是也存在着本质差别。我们认为“格”并不是简单抵御物质诱惑,而是有更加丰富的内涵,即“按照法则取舍物事”。而且我们还认为“知”也不限于美恶的道德,而是泛指知识和智慧。

五、结语

“格物”是道德范畴,指人对物事的态度,意思为“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”。《礼记》中的类似表达为“仁人不过(失)于物”,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。由此才能获得“静心”,才能思考问题,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。

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,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在当今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,很多人的内心失去了平静,因而就很难在知识和智慧上有所得。

图文整理自网络

发表评论

陕ICP备2022006270号-1 网站地图 抖音真文案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