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抖音真文案网文章正文

盨怎么读(觚觥是什么意思)

抖音真文案网 2022年07月10日 06:57 116 admin

12月26日晚,“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”将在成都博物馆揭幕。12月27日,展览正式开展,与广大市民见面。

随高大上的敦煌大展一起来的,还有那些不常见的生僻字。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汉字,却是博物馆里的“常驻户”,标注在一件件珍品下面,观展时若不认识这些字,怎能深入了解展品之美呢?

若是家长带着孩子去参观,面对求知欲很强的娃娃,不停地拉着大人问这问那,遇到不认识的字答不上来,家长可能就会尴尬了……

本次“丝路之魂·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”,川观君在提前探馆时发现,也有不少让参观者“懵圈”的生僻字。成都博物馆为生僻字都标注了拼音、图示和释文,让前来观展的大众,不仅能近距离感受文物,还能增长知识,了解文化。

下面,跟随川观君现场捕捉一些生僻字、词,一起来扫扫盲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

1、【身毒】

身(yin)毒,为中国对印度的最早译名。原文为梵语Sindhu。

西汉武帝时期,张骞出使西域,在大夏(今阿富汗)见到从身毒(今印度)贩运的“蜀布”和“邛杖”,认为从成都经云南、缅甸到达南亚、西亚有一条商贸通道,这条“蜀——身毒道”,学术界称为“南方丝绸之路”或“西南丝绸之路”。

“身毒”的读音,现今的主要词典注音有不同:

《辞海》作yuan ,《辞源》作yan,《汉语大辞典》作yuan,《汉语大字典》作juan.

《康熙字典》的解释是:“身毒,一名捐毒,又名天笃”,“今之天竺,盖身毒转为天笃,笃省文作竺,又转为竺音”。

唐代“印度”的译名已经确定。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说:“详夫天竺之称,异议纠纷,或云身毒、 或云贤豆,今从正音,宜云印度。”可见,唐代已将对印度的名称从用字与读音规范为“印度”。

因之,我们可以推断,“身毒”的上古音,应读作“yin”。

2、【龟兹】

“龟兹”(qiū‘cí,梵语Kucina),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。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。又称丘慈、邱兹、丘兹,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。

在历史长河中,龟兹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,宗教、文化、经济等极为发达,龟兹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,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"第二个敦煌莫高窟"。

3、【榷茶】

榷(què)茶,中国唐代以后各代所实行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。榷茶起始于唐。 榷茶作为一种比较固定的制度,始行于宋代初年。

唐代榷茶的目的,最主要是增加国库收入,晚唐时期四川茶利足以弥补唐王朝巨大军费开支。第二,榷茶为了茶马互市,回屹入朝。第三,榷茶为了抑商,禁榷制度是抑商政策的重要支往。

4、【燹公盨】

燹(xiǎn):野火。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

盨(xǔ):古代盛食物的铜器

燹公盨,高11.8厘米,口径24.8厘米,重2.5千克,椭方形,直口,圈足,腹微鼓,兽首双耳,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,今已失,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,盨盖缺失,内底铭文10行98字。

它是中国古代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“遂公”(又称“燹公”)所铸的青铜礼器,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。

5、【睒子】

睒(shǎn),眨眼,闪烁,或作晶莹的样子。

此次特展,4号厅的24幅壁画均来自新疆克孜尔石窟。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场景的壁画,堪称古龟兹文化的一个缩影。

壁画《睒子本生》,表现的是佛教的“本生故事”。所谓本生故事,就是佛在前世积的一切功德,他的功德是通过故事去表现。

睒子的父母都双目失明,他为了供养父母亲,经常出去射击一些猎物。一天他在射击猎物时,被打猎的国王用箭误射了心窝。在他即将死去时,他对国王说,我死了以后不要紧,我唯一舍弃不下的就是父母亲,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们的后半生。

睒子的孝心感动了佛,随后,睒子死而复活,他的父母双目复明。

以上只是个别生僻字的截取,川观君在观展中发现,虽然大多展示牌上的名称都有拼音,但说明文字中还有很多生僻字。不保证所有参观的大众都能真正读懂。

盨怎么读(觚觥是什么意思)

所以,川观君在此提醒,前去观展前,不妨先上网搜索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历史材料,提前了解,做到大概心中有数。有兴趣的参观者,还可以备上一本逛博物馆的宝典——《常见文物生僻字小字典》(长这样↓↓↓)

遇上不认识的生僻字就现场立刻查一查,说不定能顿时升级为同行参观者眼中的大神、达人。

此外,此次敦煌艺术大展,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博物馆派出77名讲解员到场,开展后,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准点开讲,克孜尔、麦积山石窟也有专业讲解员到成都,再加上成都博物馆自己的讲解员,此次特展共有120余名讲解员为公众免费讲解,能做到每个石窟都有讲解员。

盨怎么读(觚觥是什么意思)

参观者一旦遇上不认识的字和理解不到的地方,不妨现场向他们请教哦!

川观君也发起征集令,如果你在观展现场看到其他有趣的生僻字、词,或者你对生僻字、词有更深的认识或见解,请积极给我们留言,我们将一一整理呈现,为更多的参观者扫盲。

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对参观者给出建议:

这是国内首次完全免费的敦煌主题展览,展览的规模、内容、形式都是空前的。而且跟丝绸之路结合在一起,完整呈现出丝路文化,

每一件展品都非常有特色,观众应该静下心来观赏。我不做刻意推荐,每个人来观看都会有自己的体会。

我相信这个展览会得到很好的反响,甚至可能要破纪录了。为啥这样说呢,我们有几个底气,第一我们本身很多游客来自于四川,他们远赴敦煌参观;第二是我们前期宣传预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反响,有很多外地的朋友都说要到四川来看这个展览,因为这样的展览在敦煌反而是看不到的。

敦煌与四川本身有很密切的联系,包括段文杰在内,几代四川人扎根敦煌,为敦煌文化奉献。四川艺术家功不可没。

我对这次展览非常有信心,四川为此做了大量投入工作。我们从年初开始筹备这个展览,285、275、320三个洞窟,是刚刚结束在美国的展览,直接从美国运回来的。

川观准备的逛展宝典,点标题直达

撰文 编辑 孙琪

发表评论

陕ICP备2022006270号-1 网站地图 抖音真文案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