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抖音真文案网文章正文

一曝十寒 :一曝十寒什么意思

抖音真文案网 2022年07月08日 17:00 120 admin

  用来比喻修学,做事没有恒心的一种说法

一 曝 十 寒

出处:

孟子 告子∶「虽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」

释义:

1,《孟子》,为书名。「暴」是「曝」的本字,指在日光下曝晒。所以「一曝十寒」亦作「一暴十寒」。

2,世以「一暴十寒」喻治事求学无恒心,修养少而旷废多。

3,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,做好一件事情,是非专心致志,下苦功夫不可的。若是今天做一些,把它丢下了,隔十天再去做,怎麼能把事情做好呢

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"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"精简成"一曝十寒"一句成语,用来比喻修学,做事没有恒心的一种说法。

典故:

战国时代,百家争鸣,游说之风,十分盛行。一般游说之士,不但有高深的学问、丰富的知识,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,来讽劝执政者,最为凸出。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,在“孟子”的“告子”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

孟子对齐王的昏庸,作事没有坚持性、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,便不客气的对他说:“王也太不明智了,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,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,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,它那里还活着成呢!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,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,可是我一离开你,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,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,叫我怎么办呢?”按着,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:“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,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,也同样学不好,下不赢,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,他教了两个徒弟,其中一个专心致志,处处听奕秋的指导;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,准备用箭射鹅。

  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,一起学的,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。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,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;”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,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、做好一件事情,是非专心致志、下苦功夫不可的。若是今天做一些,把它丢下了,隔天十天再去做,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?求学、做事的能否成功,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,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“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”精简成“一暴十寒”一句成语,用来比喻修学、做事没有恒心,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。

  例如一位同学,对于求学很是随便,学习的时间少,荒废的时间多,我们便说: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,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。

  名: 一曝十寒

所属朝代: 春秋战国时代

拼音: yī pù shí hán

出处

《孟子·卷十一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曝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
解释

解释

曝:晒。原意是说,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,晒一天,冻十天,也不可能生长。

  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,一时又懒散,没有恒心。

相关例句

他们跑出英文教室,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。这只是‘~’的办法罢了,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。(叶圣陶《英文教授》)

——潮汕通俗口语“曝日”与普通话的“日晒”,“晒太阳”词义相同,“曝”乃动词,义为“晒”。

  词例:

——《盂子·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曝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
陶潜《自祭文》:“冬曝其日,夏濯其泉”。

——《东观流纪·高凤传》:“妻尝之田曝麦于庭。”

朱熹《论语》乃:“虽日习之,而其工夫间断,一曝十寒,终不足成其习之功矣。

——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珠妓情殉》:“所与游者,多非益友,酒食游戏相逐者,趾错于庭,纵有二三老成持重者施以针砭,而一曝十寒,终归无益。

——叶圣陶《英文教授》:他们跑出英文教室,说的听的依然句句是中国话。这只是‘一曝十寒’的办法罢了,对于理解的工夫完全抛荒。

——现代汉语除了在成语“一曝十寒”中用“曝”字外,已极少使用这个古义为晒的“曝”字,而多使用“晒”字。然潮语“曝日”的“曝”却依然保留了古汉语的说法,如:潮汕农谚便有“曝日番薯浸水芋”;又如:“天时好,被褥搬去曝日”、“奴仔孬四散去曝日”等说法。

发表评论

陕ICP备2022006270号-1 网站地图 抖音真文案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