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抖音真文案网文章正文

李鲆 :如何读书才能做到学以致用?

抖音真文案网 2022年07月02日 20:00 128 admin

曾经为了解决题主所说的问题,想把读的书记住用起来,信誓旦旦要改进自己的读书方法。于是买回来了那本经典的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,志在必得地读了起来。结果是,读完第一章觉得很简单嘛,第二章就开始犯困,到分析阅读时就已经开始要怀疑自己的智商了,最后的主题阅读干脆没勇气打开……

然后我意识到,书再好再经典,如果自己吸收不了,用不上,那它对我们的价值也是零。阅读方法类的书,如果自己读懂都很难,要用起来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。最近看了《实用性阅读指南》帮助很大,发现这就是一本“特别好用”的书,作者大岩俊之用大量的书和实例,讲解了自己是如何提高读书效率、如何牢记书中的内容,以及如何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的。书中的每个知识点,都简单而易学,拿来就能用。

李鲆
:如何读书才能做到学以致用?

怎样才算是把一本书读完了,读好了呢?简单来说就是这三点:读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。《实用性阅读指南》这本书里,作者就针对这三个要点,去为我们讲解了读好一本书的实操方法。第一,设定读书目的,让读书更有效率;第二,做笔记和思维导图,让你读过不会忘;第三,设定行动目标,把书中内容转化为能力。接下来,我们就分别从这三部分,看看作者大岩俊之的实用读书法吧。

首先第一条——设定读书目的,让读书更有效率。

设定读书目的,不是说要合起书本只看标题就自己琢磨,而是需要先去做简单的浏览,了解书的结构之后。一般来讲,要去阅读序言、目录和后记,还可以会去阅读作者介绍、内容简介、推荐语等等。最近有一直在刻意练习阅读方法,每本书都按照这个要求先阅读这几部分内容,看完之后还会随意打开几页,去看下作者的写作风格,之后再去开始第一遍的快读。相比于从前一直习惯的拿到一本书就从头看到尾,最大的感受是:阅读的“掌控感”大大增强了。

以前不是很理解“掌控感”这件事情,会觉得很多事情都要顺其自然(不只是读书这件事),但现在却意识到,拥有掌控感对于生活是多么重要。你自己不去掌控人生,别人就回来掌控你,这件事放在阅读这件事上同样成立。设定读书目的,可以让我们的阅读不是被书牵着鼻子走,而是去主动发现书中有用的内容,为我所用。

第二条,做笔记和思维导图,让你读过不会忘。

人类的大脑原本就善于忘记,所以我们就得想各种各样的办法,去主动记忆。在读书的同时做笔记,就是其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。好的笔记要去记录两点:(1)书中的摘录或者摘要;(2)自己的感想。其中自己的感想部分是特别重要的,只有当你有了自己的想法,这本书才真正成为了你的。另外也特别建议去在书上写写画画,甚至折角(不过这个我目前还做不到…),总之要在书上留下阅读的痕迹,把书读厚读旧。

下图是我在阅读《实用性阅读指南》时候的笔记。

李鲆
:如何读书才能做到学以致用?

思维导图也是很受推崇的一种笔记,大岩俊之把书籍的思维导图分成了两类,一类是按阅读目的制作的思维导图,分支主要包括书的信息、阅读目标、获得的答案,以及总结部分;另一类是按书的内容来做的导图,可细分为简单阅读之后的概括性导图和仔细阅读整理后的重点导图。概括性导图一般在第一遍快速阅读的时候做,主要是把文章的结构用标题、小标题来表达出来,而后者则是在是根据自己对书的理解,把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关键点总结出来。我个人相对更喜欢第二类,主要是第一类导图的分支会很不均衡,答案分支会内容很多,其他会很少,整体上没那么好看。

下图是我绘制的思维导图。

李鲆
:如何读书才能做到学以致用?

第三条,如何设定行动目标,把书中内容转化为能力。“学过的东西,一定要自己去尝试实践、付诸行动。如果只是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做做看,所有的事也只能止于做梦。”——《实用性阅读指南》

这句话,一语中的讲出来很多人看了很多书,却并没有什么用的原因。前面讲过,设定读书目的能够让读书更有效率,那么如何让实践更有效率呢,方法就是要设定行动目标。行动目标与读书目的不同,目的是你想从书里得到什么,而行动目标是——读完后你具体要做什么。大岩俊之老师把如何设定行动目标这件事,做了特别详细的操作手册式的步骤拆解,包括:写下整体行动目标、想象目标达成后的样子、判断当前所在位置、发现差距、找到需要做的事情、确定最想做的那一件、确定明天可以做的事情、告诉他人你的行动等等。总之,只要你理解了行动的重要性,按照这个步骤去实践,一定就能做得到。不再让读书变成无用功,而是把读到的知识都转化为能力。这本《实用性阅读指南》里的阅读方法,都是特别简单、有效、好操作的,在读书之前先设定读书目标,读书过程中要做笔记让自己记得更牢,读过之后要设定具体的行动目标,立刻付诸实践。

总之,要去用,去用,去用。

发表评论

陕ICP备2022006270号-1 网站地图 抖音真文案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