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抖音真文案网文章正文

安安静静的意思(安安静静的意思解释)

抖音真文案网 2022年06月29日 17:36 82 admin

◇新闻117记者 李程

时间倒转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中国教育界诞生了一个“神话”。在湖北省一座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市,一所令全国侧目的中学横空出世——这里的学生屡屡摘得省内高考状元,囊括省内高考总分的前几名,在每年的奥赛上屡创佳绩,学校的考卷更是成为全国学生人手一本的必备习题。这里就是黄冈中学,随着高考临近,这里再一次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。记者走进这所百年老校,发现这里和传闻中的并不太一样。

黄冈中学新校区

走进黄高 并不像传闻中那么“邪乎”

走进黄冈中学新校区的大门,一条笔直的道路延伸至校园深处,道路两旁绿树成荫。黄冈中学在当地被习惯性地称作“黄高”,这片占地500亩的新校区已经投用十年,乍看上去,仿佛一个大学校园。

安安静静的意思(安安静静的意思解释)

或许是黄高久负盛名,关于这所学校的种种传闻层出不穷,其中大多与其高强度的教学管理有关。然而漫步在校园中,记者却无法将眼前这所学校与传闻中近乎“妖魔化”的黄高对上号。距离高考已经没剩几天,在校园中却感觉不到“大战”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。安静的校园里不时有师生走过,从他们脸上看到的更多是一种沉稳、平和。

每天下午临近两点钟,就会看到大量学生从校门涌入,浩浩荡荡排成一条长龙。黄高的许多家长怕孩子学习不自觉,就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,陪着孩子住在这里,既方便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,又可以监督孩子学习,可谓一举两得。久而久之,学校外围就形成了一片“陪读村”。这些下午返校的学生,大多就住在“陪读村”。

校园外的陪读村

一个戴着眼镜的高三男生告诉记者,这些学生都是午休回来准备回教室上课,下午2:10前必须赶到教室,开始下半天的学习。谈到高三的生活,他说自己每天早上6:30开始早读,晚上9:30下晚自习,对于这样的作息时间已经习惯了,并不觉得很辛苦。旁边一个背着双肩包的高三女生说,最近快到高考了,考试比较多,其他方面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
黄高神话 黄冈人如数家珍

安安静静的意思(安安静静的意思解释)

翻开黄高的历史,这所建校于1904年的百年老校曾书写下一段段辉煌的篇章,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顶峰。那时学校还没有搬进新校区,那片记录着黄高最辉煌历史、位于黄冈市区的老校区,如今已挂上了黄冈市启黄中学的牌子。

黄冈师范学院教授袁小鹏研究黄高多年,据他介绍,黄冈中学的高考奇迹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。1979年,黄冈中学在全地区择优选拔了23名学生组成“尖子班”,结果大获全胜,所有学生全部考入重点大学,同时囊括了当年湖北省高考总分前三名及第五名、第六名,只有第四名旁落。随后几年,黄冈中学在高考中的表现惊艳依旧,“黄冈神话”的说法也不胫而走。一时间,从各地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。

除了高考,奥赛也是“黄高神话”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。1986年,全国选拔参加国际数学奥赛的90多名学生中,黄冈中学和南昌二中入选学生最多,最后黄冈中学共获得了两枚奖牌。在1990年和1991年,黄高学生又摘得三枚奖牌,获奖总数高居全国中学第一位。从1986年到1991年,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五枚奖牌,揭开了黄高奥赛神话的序幕。随后这些年里,黄高在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奥赛中均有斩获,书写了奥赛神话的新篇章。

校园里贴着黄高学生奥赛获奖保送的喜报

在一个湖北省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,为何会诞生出中国教育界的一个神话?袁小鹏说,这与黄冈当地自古以来从学重教的浓厚氛围密不可分,也正是由于这种厚重的人文传统,让黄冈自近代以来走出了不少大师级的名人。

当年最辉煌时期的黄高有三大法宝:高考、奥赛、教辅材料。袁小鹏说,那时黄高的教师对于高考往往有超前的判断,因此黄冈的试卷往往水平也很高,再加上市场推手的营销,全国各地的学生书包里都会有几本黄冈密卷、黄冈真题。

在黄冈,似乎每个人都对黄冈中学如数家珍,言语中透着一股骄傲。“黄高不只在我们这里有名,在全国都非常有名。”提起黄冈中学的校区、历史、校长,一位出租司机都能跟记者聊半天,他说,现在依然有不少外地人来黄高参观,“在黄冈,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黄高,对于全家来说都是一种荣耀。”

考试工厂?黄高其实管得挺松

近年来,许多人将黄高与衡水中学、毛坦厂中学等并称为国内最大的几所“考试工厂”,更是有人将其称作“应试教育的老巢”。对于这样的说法,黄高人大多一笑而过,透着一股无奈。

小王六年前从黄高毕业,毕业后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。恰逢周日,他专程带着单反相机从武汉赶回黄冈,准备用镜头记录下记忆中的母校。小王告诉记者,其实黄冈中学管得挺松的,许多学生都觉得这里比起县里的一中要自由得多。“平时课余活动也挺多的,有各种体育周活动周,只有高三时比较紧张。这里可以说是黄冈这边最自由的学校了。”

李明是土生土长的黄冈人,初中毕业考上了黄冈中学,据他回忆,一个年级900多学生中只有13个人考上了黄高。李明说,来到黄高后,并没有感受到高强度的教学训练,主要还是要靠学生自觉。“从高一就能感觉得到,学校在主动传递给学生这种信息,就是学习主要靠自己,学校也确实是这么做的。”谈起高中生活,李明说,除了学习,自己还经常锻炼,没事儿踢踢球,学校也会组织比赛。“黄高更多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,当一个人自己对自己不断提高要求时,才是最有战斗力的。学校并不是只关注分数,而是让学生在思维的锻炼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。”

“班上有些同学确实很拼,这也是事实。不过这些不是老师逼迫的,是自愿的。”李明说,黄冈经济比较落后,很多家庭条件都不好,所以许多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。想提高自己必须走出去,这也是黄冈学生普遍的心态。

袁小鹏告诉记者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,黄高曾有一些高强度的训练,当时就有人对此提出了批评。这些年,黄高一直在改变,不断向新高考、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。

黄冈校长 让我们安安静静办几年学

去年,一些媒体报道黄冈中学走下神坛,关于黄高的报道瞬时劈天盖地,让这所百年老校一时间处于风口浪尖。

对此,袁小鹏反驳道,那些说法本身就是片面的、不科学的。“他们只关注高考状元、奥赛,就某一个方面来批评黄高,而不是基于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。包括许多排行榜,其科学性、权威性都值得怀疑。”

2014年年底来到黄高主持工作的何校长告诉记者,许多人往往只关注最前面的一两个尖子,而忽略了学校整体的升学率。“我们办学不会以清华北大为主要目标,我们会扎扎实实地办学。”

谈起办学理念,何校长说,现在的学校首先不能没有升学率,但只有升学率同样远远不够。“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学生的文化成绩抓上去,另一方面也要把学生的素质抓上去。要让学生热爱学习,发现兴趣,学会选择。”为此,学校开设了多门选修课,涵盖微电影、汽车、烹饪、制图、3D打印、机器人、通讯工程等领域,同时还开设了多门音乐课及艺术课,力图让学生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发展。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,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。

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学校内还建了一个电影院,每周放两部电影,免费向学生开放。由学校掏钱,让学生看电影。此外,学校还开设了黄高讲坛,从其他学校请来专家教师,为黄高的学生授业解惑。

“学校会搞精英教育,但这个精英绝不是单纯指清华、北大。”何校长说,许多人对于尖子生的概念就是奥赛、状元、清华北大,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,“精英不只是最前面的那些点,而是一个面。比如,211、985的学生都属于精英。”

何校长说,没有一所中学像黄冈中学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家喻户晓,学校目前处在一个调整期,目前正在向一个非常健康的方向发展。最后,校长也表达了自己乃至整个黄冈中学的一个期望:让黄冈中学安安静静地办几年学。

发表评论

陕ICP备2022006270号-1 网站地图 抖音真文案网